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天津
性别:先生
最后登录:2014-07-09
http://verypunk.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7/05/28 | 阅读记
类别(长生剑)
|
评论
(0)
|
阅读(32)
|
发表于 22:51
现在想来我最早读的小说应该是《红楼梦》,因为从记事起家里就有这么一套书。人民文学版的,上、中、下三册,封面是暗黄色的印着回廊楼榭,定价人民币4元。据说这套书的来历是这样的:80年代初期,一辆运书籍的车暂停在我母亲单位,可能是那时人们买东西上瘾了,看什么都想买,一家买了一套书,我家就买了《红》。80年代确实没有什么读物,我家里有几本《大众电影》彩页被撕的一张都不剩。对《红》我一直没什么好感,倒是常拿过来翻,感觉是对话太多。旧小说好象都是这个样子,交代事情,起承转合全靠对话来完成,一件事情和这个人说完了和这个人说,让人觉得大观园里都是一全絮絮叨叨的人。另外就是宝黛的爱情低级的实在不值得如此歌颂,从古至今中国的文学作品里鲜有描绘爱情成功的,这和中国人的性情有关,早一点是拿前世情愿说事,明明是深宅大院里自产自销的内分泌失调,偏偏要说成是一个神仙热爱绿化的功劳,不如此就不能证明其必然性,至于现在随便到哪个报亭找本文学刊物翻翻,现在的人连铺垫都省略了,一直奔着主题而去。印象深的是《红》里的诗词,尤其是黛玉写桃花的一首。
认真读《红》是在初中,甚至还拿了张大纸列了满满的一片人物关系图,起因是语文课上受了刺激,如此读小说我只干过两次,另一次是读《百年孤独》。
后来陆陆续续的有了属于自己的书,第一本是讲古代帝王事迹的,有赵武灵王、文帝、景帝,那副讲胡服骑射的图画现在还能想起来,赵武灵王骑一匹骏马扭身搭弓射箭,其他还有一大堆讲古人先进事迹的。比较有趣的有两本,一本《吹牛大王历险记》,里面充满了美妙的幻想故事,主人公陷入土里情急下伸手拔住头发将自己提了出来,另一本是《格列佛游记》和《堂吉轲德》的合订,估计是缩写版,在我印象也很身,至尽记得堂幻想的情人名叫杜尔西内雅。可惜的是,有次学校来检查团,除了叫学校从家里搬花外,还要搞图书角,当晚我嫌没有带回家,结果第二天全部不翼而飞,让我心疼好久。知道高中我还有买了本《吹》,很是被人嘲笑,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才明白吧。
姑姑家的两个儿子大我十余岁,早开始了另外一种阅读。《唐诗三百首》就是从他们那里拿来,不求甚解的狠读了一阵。90年代中期,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大套青春文学书籍,大概是受《十六岁的花季》的影响,其中有小说也有访谈实录,他们竟然买齐,我也就跟着读。其中有一篇《我们的青春纪念册》的小说,笔调口吻大概是受了王朔的影响,只是那还未读过王朔,只觉小说这样写真是有趣,后来看过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主演是葛优和剧雪,小说结尾处有主人公心情低落将手插在路边铁栅栏中向前疾走这一情节,可惜电影没有表现出来。后来还在他们那里看到一些诗歌选集,那是我第一次读到顾城的诗,其中《游戏》一首记忆最深,还有两本散文选集是四川文艺的百年经典系列,一直以为那是最好的散文集子。《文化苦旅》也是从他们那里看到,那是几几年的事情,应该是1994年。我的二哥现在是个中学的语文教师,酒量颇大,醉时很有挥斥方遒的味道,喜读小说,《收获》、《十月》几乎每期必买,一回家我便从他家中抱一摞杂志猛啃一通,只是到他来向我借书时往往空手而归,因为随着年纪渐长我买的书越来越走偏门了。
初中以后的阅读,基本是借阅,另个一个来源就是同学。在同一个同学处我先后知道了《读者》、《南方周末》,对这这两份杂志和报纸我保持了很长的阅读时间。《读者》有四年多,后来看了一篇抨击读者杂志社小布尔乔亚味道浓重,自己想想也确实是,便放弃了阅读,仔细想想其实每个同龄人差不多都有一段对《读者》或《青年文摘》这样杂志的追捧,何以至此呢?我想应该是由于十几岁的人太想体会和融入这个世界,却不得其门,在他所受的教育和所认识的人那里完全得不到帮助,只能去看这些杂烩似的的东西,所以刘墉的书才那么流行,所以男生爱武侠女生爱言情。对《南方周末》的阅读保持至今,在这个世界,有这么份报纸读应该是我们幸运,今天人多批评《南周》在堕落,可他没有注意到坚持不堕落是多么困难,政府对舆论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去年就禁了《中国农民调查》和《往事并不如烟》两本书,胎死腹中的不知道多少,近几年更有大批的自由人士被以煽动罪投入监狱,只看《南周》做了朱熔基特刊就值得敬佩了。
对王朔的阅读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可以我愿意没有读过王朔的书,王朔小说中散发着无数有害的东西,对回忆的质疑调侃、对爱情的幻想与绝望、对人生的无情嘲讽,读他需要强大的自制能力。去年受同名电视剧的影响读了本小说《血色浪漫》,书中一个观点我很认同,他讲王朔的小说把“玩主”的玩世不恭刻画的淋漓尽致可却完全没有那种好勇斗狠的气概。王朔的小说不应该是十几岁人的读物,但是我还是的选择了他。我还记得有一个周末是放假回家的日子,校园里人走的差不多了,我躺在床上读王朔的《橡皮人》,感觉极为震撼,那天我直到下午才动身回家。整整三四年的时间,王朔长期占据我的书桌,我想也是那三年我开始了一种宿命中的改变。
余下就是武侠与言情了…………
PS:本来想好好梳理一下自己阅读的脉络,后来不了了之。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307]
碧玉刀
[103]
离别钩
[40]
长生剑
[85]
孔雀翎
[18]
多情环
[8]
霸王枪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