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天津
性别:先生
最后登录:2014-07-09
http://verypunk.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7/05/14 | 《老子》(十六、十七、十八)
类别(长生剑)
|
评论
(0)
|
阅读(21)
|
发表于 17:05
【原文】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
老子中的“圣人”。繁体字中的圣是这样的“聖”,耳口王,老子名老聃,大耳,圣人是不是老子自己啊!当然,老子本人写《道德经》时一定不是这样想的,这是后人的想法。但是,老子全篇的圣人,和同时代的著作所指是不同的。比如,一般意义上的,如《论语》、《庄子》类,圣人指的是尧舜禹等先贤,如果老子所指相同,他一定会指名道姓的说出来,但是观老子全篇都不见这样的名号。而且老子中的圣人都是同道紧密联系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圣人是掌握道的人,掌握道的人就是圣人,谁掌握道了呢?不言自明,谁在说道谁自然掌握了道。今天我们说老子中有政治学、有辩证法,都是反推得来,其实我更愿意把老子作为一个个人体验的文本来解读,也许这样更能便于理解吧。所以,我们不该把老子中的圣人,想象多么伟大多么遥远的某人。
解
抛弃欲念,心灵宁静。万物在发展,我从这里面看到了规律。芸芸万物,都有一个根本。那就是宁静,就是原点。那开始的地方,就是平常,认识到平常,是明智。不知道平常这个道理,就会胡作非为,大灾祸也就不远了。明白万物都是按照开始的安排平常的行进的,人心也就多了点宽容。有了宽容,才能公正的对待自己的一切的遭遇。公正的对待一切,也就掌握的主动。知开始为平常而宽容而主动,这就是道,让人众生受益。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四个阶段,一般认为是在讲政治统治,不要扰民,其实降低一下,这不是在讲人和人的关系吗?管理者者管理一个组织,统治者主理一方事务,是大方面,但是他们的管理思想终归是从他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得来的,有一个好的对待他人的态度,自然有一个好的管理的方式。
解
与人相处最好的方式,是让他不知道你在和他“相处”;次一点,让他赞扬你主动接近你;再次一点,让他畏惧你,不得不亲近你;最次,就是你们互相轻视。你不付出信任,如何得到信任。平平淡淡的相处,需要说太多话吗?那样的平淡是他人愿意和你在一起的原因,他们说“和你在一起真舒服”,你便微笑着告诉他们“我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想想第二章有无、长短、难易的成双成对。仁智忠孝,是好的东西吧,但是他们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今天总是在呼唤这个,呼唤那个,我们呼唤的不是我们本来具有的吗?我们怎么丢掉的?
十六章是怎么说道的,复命、知常、有容、公正。
我们看到了好事物的涌现,却忽略了那个已经变质、肮脏的坏背景。
解
人们心中的公正消亡了,才大讲道德礼义;人们越来越聪明,所以有了伪饰巧诈;亲情淡薄,于是宣讲尊老爱幼;政权岌岌可危,榜样标杆全来了。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307]
碧玉刀
[103]
离别钩
[40]
长生剑
[85]
孔雀翎
[18]
多情环
[8]
霸王枪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