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11 | 《老子》(四、五、六)
类别(长生剑) | 评论(0) | 阅读(13) | 发表于 18:36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一行,又说到道了。冲,虚无,不可言说所以给人虚无感;盈,穷尽。《笑傲江湖》中男女主人公正好一个名冲一个名盈。道虽给人虚无感,可是道散发的力量、道对于指导我们生活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二行,继续赞美道。象山谷深不可测,是万物的开端。
三行,此行文字也是五十六章的一个部分,和前后意思没有承接关系,可能是传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四行,继续赞美,并说没什么可以先于道存在。
关于“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倒可以写个小故事,如下:
这个人,年轻时锋芒毕露,一生都在和命运抗衡,和他人争斗,此刻他已经衰老,坐在屋子中间,一束光刚好从窗口穿射进来。他眯起眼睛看到光线中许许多多混乱跳动的小灰尘,它们跳出光线外就看不见了,但总有新的小灰尘跳进来,光线的中的灰尘总是满满的,总是那么混乱。自己一生的磨难,都拜自己争强好胜所赐啊!他闭上眼睛,光尘俱灭。一个新生命诞生了。


道看起来是虚无的吧?可他的作用无穷无尽。深不可测,是万物的开端。清澈无底,似无实存。道没有父亲,他是一切的父亲。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


一行,仁是儒家的主张,按二章说,如果有所仁爱那么必定有所不仁爱,不仁则无所好恶。刍狗,草扎的狗,看看祭祀用刍狗,人们用它们祭祀不是因为喜爱,一结束就把它们丢到一边不管不问,也不是憎恨。因为人们叩拜的对象不是刍狗,人们丢弃刍狗也不是对神明表示不敬,人对待刍狗是没有爱恨的,天地对待万物,治理者对待百姓,也该如此啊。
二行,橐籥即风箱,橐,整体的风箱,籥,风箱中的内管。天地间的运作关系,就象风箱和内管的一样。箱体是空的,但是内管运作,总有风出来,永不穷竭。这是合理的运作,还有不合理的运作,既多言者。


天地无所偏爱,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百姓安享太平。风箱总能有风,是因为内管的运动。天地有道,所以能象风箱出风那样,绵绵不绝。人世间要如何呢?治理者也也要学习风箱的内管那样,不偏不斜,循环往复,一天一个命令是不行的。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据何新文章,谷神实为浴神,因为型近而抄写错误,而浴则与月古音同,则谷神其实为月神。古人见月,亏而又盈,以为其不死。玄牝,牝,雌性生殖器,生命的延续是依靠雌性的生产完成的。月神不死,月神是属阴的,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月亮从来都和女性联系着,而人间呢,生命的延续也是靠雌性完成的,月神不死,万物繁衍也可看作不死啊。

这段不好直接解。直接取一个其他版本的翻译,讲谷神看做了道,整体翻译还算通顺。
“道”这个生养天地万物的神奇物,是永恒存在而不会消混的,这就叫做形而上的微妙的母体,微妙深奥的母体的门户,就叫做天地的根源。它冥冥地存在着,对宇宙万物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0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307]
碧玉刀[103]
离别钩[40]
长生剑[85]
孔雀翎[18]
多情环[8]
霸王枪[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