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许来过,中午吃的麻辣烫,点多了,每人一大盆,二人对坐,踞盆而食。
下午他拼了椅子睡觉,我看了《橡皮人》。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其实是根据《玩的就是心跳》和《橡皮人》两篇小说改编的。主干是《玩》,但“倒彩电”的情节来自《橡》,“赌石”则是添加的。《玩》中“拎港客皮包“的情节不见了,大概编剧不想把那群人写的跟小说一个样,混乱的男女关系也仅仅止于眉来眼去之间,编剧想把那个时代美好的部分展示出来,但失之过分理想。小说中高洋诈死是一个恶作剧般的游戏,电视剧里则美化了很多,这样处理失去了很多味道。
晚上,沙锅,牛肉尚好,惜洋葱过多。
我们没有喝酒的冲动了,但是很喜欢回忆关喝酒的事。
逛了一小会市场,购书三册:《刀锋》、《何其芳诗稿》、《西方美术史话》。后者是小许要的,最后也没拿走。
用一周时间,看完了《刀锋》,几乎是在公交车上看完的。
“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者稀。”
这是书开头的话。
读完了才知道原来是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本应该循着既定轨迹生活的青年,参加了战争,见识了死亡,内心开始动摇,不顾长辈的劝告,拒绝了朋友的好心,解除了婚约,决定用人生最黄金的时光去“闲逛”,决心要寻求某种自己也认为也许注定寻求不到的东西,他试了一条又一条的路,在每一个可能存在答案的地方停留,用尽各种方式。最后他在印度停留了五年,他认为自己找到了答案,又经过了一些变故,他抛弃了自己的财产,从熟识他的人群中消失了。
“刀锋”大概是指常我们羞于谈及,但无时无刻不在困扰我们的东西。在人生中,比如,死亡、神、生活的目的。当然我们可以躲开它们,不被割伤,可以按照安全的法则很好的行事。
而一个人一生中至少会有那么一次,非常近、非常近的紧贴刀锋。
接下来发生的,才是真正的人生。
今日又去淘书,得两册:《弗洛伊德自传》、《诗的艺术》。
早晨在公交上,整整一路,一个人一直在喋喋不休地同另一个人说话,假装自己幽默、洞察人世、精明、机敏。她先说,领导如何腐败,谋一己之私利、搂钱、安排亲属;又说群众的上访和质问,使领导如何难堪;后说领导做事无手腕,不会安抚群众。情绪终于从愤怒转为了嫉妒。
谈房子,一人说价格太高,蓟县也不过几万一套,我诱导他说的详细而又在详细,然后不动声色的告诉他我就是蓟县人,看到他的表情真是太他妈开心了。
认识的人越多,就越觉得这个世界很无趣,也许有趣的人都藏起来了。如果每天都窝在房子里,闭塞固然闭塞,但这样的学问不长也罢。
弗洛伊德把人的性欲分为三个阶段:口唇、肛门、阳具。
无疑,很多人的口欲更为强烈。
2006.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