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天津
性别:先生
最后登录:2014-07-09
http://verypunk.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6/02/14 | 忘
类别(长生剑)
|
评论
(1)
|
阅读(29)
|
发表于 13:19
从构字的角度看,"忘"是由"亡"和"心"组成的。忘记,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淡忘,一个经常被使用的词语。要想很好的解释一个词语,单看词典的意思是不够的,试想在一个灌满清水的玻璃杯中滴入一滴墨汁,墨汁先下坠,到一定程度后会缓慢的扩散,呈扭曲状,如同一道浓烟在无风的天空升起,那状态是很美的。这时你可以点一支烟、泡一杯茶,或者干脆走开做些别的什么事,到你在回来看玻璃杯时,你会发现墨汁已经融入水中几近与无了。我想淡忘是类于此事的。
遗忘,是另一个经常使用词语。和淡忘不同,它把忘记解释为记忆的丢失。忘记和丢失东西是不是一样的呢?当我们找不到某个东西时,比如一把钥匙,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现在在什么地方,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把钥匙一定在一个地方,也有可能是物体改变了形态,如一张纸被烧掉后成为灰烬,我们也找不到了。很显然,忘记不是这样的,首先我们不能肯定被忘记的事物是否仍存在于某个地方,其次也不能说它改变了形态。如果说被忘记的事物还存在,那它在哪里呢?它在别人那里,还是藏在我们自己的这里。如果说记忆改变了状态,那它可能成为什么呢?这些都是不能回答的问题。
我们再考察"失而复得"的情形。我们会找到一度被丢失的钥匙或纸片,我们也说"我记起那件事了"。但我们怎么肯定记起的事情就是遗忘的事情呢?我们可以用钥匙开启锁头,可以看纸片上内容,以此来验证这些东西是不是我们丢掉的,但我们怎么检验恢复了的记忆呢?答案是无法检验,既无法求证于自己,也无法求证于他人。无法向自己求证是因为我们不具有可以比较的样本,无法向他人求证是因为,即便我们恢复的记忆和他人毫无出入,也只是说明大家都记住了相同的东西,并不能得出记忆无误的结论。(当然,有可以检验的情形,如我们背诵一段文章,可以和原文相对照,但在这里不做谈论)
记忆不可能象一个物体那样被弄丢,和幻想一样,记忆只是一种心理活动,不同的是,幻想的内容是没有发生过的事物,而记忆的内容是对已经发生事情的一种自我解释。
记忆是被"淡忘"的吗?人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时间是治愈伤痛的良药",是这样的吗?时间越久,人的经历就越多,也就是说杯子里的水变多了,关于伤痛的记忆,那滴墨汁,被稀释的可能也就越大了。但是如果放入水中的不是墨汁而是一粒石子呢?墨汁被稀释,因为它和水具有相同的性质,并且水足够多,这样才能使墨汁最后几不可见。石子则不可能溶解在水中,即便你用整个海洋的水去稀释也不可能,使石子被"淡忘"的最好方法是把它丢到一大堆石子中去。"淡忘"的说法抹杀了各种记忆间的区别,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会记住某件事情,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和其他事情不同,一个人很容易忘记令他怦然心动的某个路人,但他不会忘记自己初恋的爱人,因为初恋是唯一的,而前者经常发生。靠时间去治愈伤痛是不可能的,除非这个人一生都活在伤痛中,并且刺激越来越大。
可是又该怎么解释忘记呢?确实有一些人和事被我们忘记了,甚至曾经的伤痛也变得无关紧要了,如果它们不是被丢掉或稀释,它们是怎么从心中消失的呢?很简单,记忆是一种心理活动,则忘记就是这一心理活动的终止,把这种终止寄希望于记忆本身的消失或溶解是消极的,也是不可能的(健忘症?),唯一的方法是改变我们对记忆的态度。当一些东西成为记忆被人记住时,它就超越了现实的事物而成为了一种人生经验或者是人们借以论证自己某种观念的证据,人们把自己的种种观点以记忆的形式保存着,当人改变某些看法或观念,必然使相关的记忆成为无用的东西而被裁汰。
从这一点说,"忘"的组字倒是很巧妙。
扩展阅读:西方思想家关于记忆的论述
《柏拉图全集》第二卷
"……想象我们心中有一块蜡版,在个人心中或大或小,蜡版的构成或纯或杂、或软或硬,有时候则正好适宜。……让我们称之为缪斯女神之母记忆女神的馈赠,并且说当我们想要记住某个事物,我们就在自己的心灵中视、听、感觉,我们将蜡放在知觉或意念之下,让它们在蜡上留下痕迹,就好象用印章戒指盖印。这样印下来的东西我们都能记住,只要印记还保存着,我们就知道它;如果印记被磨去,或者没能成功的留下印记,我们就会忘记,就不知道它。"
苏格拉底
人的心灵就好象一个鸟笼,而知识的获取就好象从外面将鸟捕获并将其放在笼子里。正如虽然一个人已经在他的鸟笼里放了许多鸟,但当他从中取出想要的一只时还是可能取错一样,一个人即便在心灵中储存了许多知识,但在具体的使用中也还是会出错。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
"有人也许会问,人们如何记住并不在场的事物,因为所出现的只是其影响而已,是事实则并不在场。很明显,人们必须在灵魂中,在包含灵魂的肉体部分中,由于感觉所激起的影响,而思想成一种画面,这样的影响我们就称之为记忆的最后状态;所产生的刺激要留下某种和感觉相类似的印象,就象人们用图章戒指盖印一样。所以有鞋人由于残疾或年老,即使有强烈的刺激记忆也不会发生,对他们就仿佛用刺激和图章去拍击流动的水一样;而另外一些人则由于类似建筑物旧墙一般的磨损,或由于接受面的坚硬,印痕难以透入。由于这个原因特别年幼的人和老年人都没有好记忆;他们均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中,年幼者是因为他们在成长,年老者是因为他们在衰老。同样,头脑敏捷和头脑笨拙的人似乎也没有好记忆;前者过于湿,而后者又过于硬;对于前者图象无法保存在灵魂中,对于后者则根本没有什么印记。"
洛克
记忆之所以对人是必须的,是因为人的心灵太过有限,不能同时考察大量的观念,于是,心灵就借助记忆功能将观念储存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取出来。心灵保存观念犹如白纸保存书写在上面的记号。印象和观念是因为刺激感官从而将其可感觉性质刻印在心灵上而形成的。正如写在白纸上的记号会淡化消失一样,印在心灵上的观念也会淡化和消失。
维特根斯坦
"一个时间在记忆中留下一个径迹:人们有时将这想象成好象是在于事件在神经系统中留下一个径迹、一个印象、一个后果。好象人们甚至可以说:神经有一个记忆。但这样一来,当有人记住了一个事件时,他就不得不将其从这个印象、这个径迹中推出来。无论事件在器官中留下的是什么,它都不是记忆。"
"如果将器官比做录音机电话机的胶带卷筒,则印象、径迹就是声音在卷筒上留下的变化。人们能说,当录音机电话机(或胶带卷筒)复制它上面的东西时,它是在再一次记忆所说的话吗?"
2006春节家中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307]
碧玉刀
[103]
离别钩
[40]
长生剑
[85]
孔雀翎
[18]
多情环
[8]
霸王枪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