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6/verypunk/
2007/06/25 | 幽暗心理
类别(长生剑) | 评论(2) | 阅读(26) | 发表于 08:45

我早就成为了两个人。

当我在后院看到蛇吞吃蟾蜍的时候。可怜的蟾蜍,在草丛里被蛇盯上了,蛇蹿上去一口就给吞了大半。蟾蜍的另一半身体在外面拼命的挣扎,它已经适应了阴暗的洞穴,可是还不适应蛇的嘴巴。蛇,要是有手就好了,可以用手将蟾蜍塞进嘴里,要是有牙,可以将蟾蜍咬死,一点一点吃掉,现在蛇只能努力摇动身体。或者蛇的嘴巴先麻木了,松开蟾蜍,或者蟾蜍放弃抵抗,甘心被吞掉。

我成为了两个人。

当我离开后院的时候,草丛里有一滩模糊的血肉和半块砖头。

我是两个人。

是一段紧绷的绳子的中间部分。我不期望哪一头松开,那样我就会变软。一条盘起来的绳子,被放在墙角,随时待命。可以被操在手中,在黑巷子里尾随一个人,于转角处快走几步,探身,双手一绕,用力。可以穿过横梁,打一个死结,伸头,蹬开椅子。

我一直是两个人。

2007/06/22 | 阅读记续
类别(长生剑) | 评论(0) | 阅读(76) | 发表于 16:46

首先隆重推出家门口的三鲜打卤面。

2007/06/21 | 《老子》(七、八、九)
类别(长生剑) | 评论(0) | 阅读(8) | 发表于 14:47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解 为什么天地能长久的存在呢?因为天地不只为自己的存在而存在,天地把日月星辰、万物万灵包含其中。 聪明的人也该象天地这样,少考虑自己的得失,少些私心杂念。如此行事,虽无私心,却自身受益。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干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一行,最好的善象水一样,水是什么样?水滋养了万物,但却不要求万物回报,水处于幽深的地下,水就象道那样,有利于其他而由隐秘。

二行,我们怎么向水或者说向道学习呢?我们要在居住方面,在内心上,在与人交往上,在言谈上,在政治上,在处理问题上,在行动上,全方位的学习,象水象道那样,利而不争。

 解 水滋养万物,不但不求回报,还深藏地下,象水这样是合乎道的,是最好的方式。放底自己的起点,心胸开口虚怀若谷,与人为善,言而有信,耐心琐事,发挥所长,把握时机。如此,还有什么忧愁。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007/05/28 | 阅读记
类别(长生剑) | 评论(0) | 阅读(32) | 发表于 22:51
现在想来我最早读的小说应该是《红楼梦》,因为从记事起家里就有这么一套书。人民文学版的,上、中、下三册,封面是暗黄色的印着回廊楼榭,定价人民币4元。据说这套书的来历是这样的:80年代初期,一辆运书籍的车暂停在我母亲单位,可能是那时人们买东西上瘾了,看什么都想买,一家买了一套书,我家就买了《红》。80年代确实没有什么读物,我家里有几本《大众电影》彩页被撕的一张都不剩。对《红》我一直没什么好感,倒是常拿过来翻,感觉是对话太多。旧小说好象都是这个样子,交代事情,起承转合全靠对话来完成,一件事情和这个人说完了和这个人说,让人觉得大观园里都是一全絮絮叨叨的人。另外就是宝黛的爱情低级的实在不值得如此歌颂,从古至今中国的文学作品里鲜有描绘爱情成功的,这和中国人的性情有关,早一点是拿前世情愿说事,明明是深宅大院里自产自销的内分泌失调,偏偏要说成是一个神仙热爱绿化的功劳,不如此就不能证明其必然性,至于现在随便
2007/05/14 | 《老子》(十六、十七、十八)
类别(长生剑) | 评论(0) | 阅读(21) | 发表于 17:05
【原文】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

老子中的“圣人”。繁体字中的圣是这样的“聖”,耳口王,老子名老聃,大耳,圣人是不是老子自己啊!当然,老子本人写《道德经》时一定不是这样想的,这是后人的想法。但是,老子全篇的圣人,和同时代的著作所指是不同的。比如,一般意义上的,如《论语》、《庄子》类,圣人指的是尧舜禹等先贤,如果老子所指相同,他一定会指名道姓的说出来,但是观老子全篇都不见这样的名号。而且老子中的圣人都是同道紧密联系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圣人是掌握道的人,掌握道的人就是圣人,谁掌握道了呢?不言自明,谁在说道谁自然掌握了道。今天我们说老子中有政治学、有辩证法,都是反推得来,其实我更愿意把老子作
2007/05/12 | 《老子》(十三、十四、十五)
类别(长生剑) | 评论(0) | 阅读(16) | 发表于 14:40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不论受到宠爱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害怕,每日被内心的忧愁折磨就好像身体遭到残害。
为什么宠辱都要惊恐呢?你觉得受宠是好的,受辱是坏的,你担心受宠不能长久,你害怕屈辱永无伸张之日,所以你总是惊恐。
为什么忧愁让你这么痛苦啊?心中的忧愁是从哪里来的?是你自己的感觉啊!快把这些多愁善感丢下吧!你还有忧愁吗?
重视身体,爱惜身体,把你的注意力从宠辱和忧愁上转移,务实一点,这样人才能有所作为。

[color=Red]【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2007/05/11 | 《老子》(十、十一、十二)
类别(长生剑) | 评论(0) | 阅读(18) | 发表于 22:48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夭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力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一行,载,语气助词。营,身体;魄,精神;无离,紧密不分。
二行,专气,集中精力;致柔,达到柔顺。
三行,涤除,清洗消除;玄览,繁杂的视听;疵,毛病
五行,天门,各种感觉器官;雌,柔顺,平和。
最后行,道生万物,道养万物,但不据万物为己有,是主宰万物的发展,这样才是最大的德行。


让灵与肉紧密的结合吧!
集中精力专心如一个孩子吧!
忘记纷繁复杂的遭遇吧!
亲爱人们少些责难吧!
享受美妙人生平和心态吧!
开通一些少玩点心眼吧!
让那些发生吧!让那些继续吧!
来时我不是为了她,去时我也带不走她。

[co
2007/05/11 | 《老子》(四、五、六)
类别(长生剑) | 评论(0) | 阅读(13) | 发表于 18:36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一行,又说到道了。冲,虚无,不可言说所以给人虚无感;盈,穷尽。《笑傲江湖》中男女主人公正好一个名冲一个名盈。道虽给人虚无感,可是道散发的力量、道对于指导我们生活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二行,继续赞美道。象山谷深不可测,是万物的开端。
三行,此行文字也是五十六章的一个部分,和前后意思没有承接关系,可能是传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四行,继续赞美,并说没什么可以先于道存在。


道看起来是虚无的吧?可他的作用无穷无尽。深不可测,是万物的开端。清澈无底,似无实存。道没有父亲,他是一切的父亲。

[color=Red]【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
2007/05/11 | 《老子》(一、二、三)
类别(长生剑) | 评论(0) | 阅读(27) | 发表于 15:47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原文据岳麓书社版,看了几个版本,差别其实不大。
不过古代是没标点的,那么,最好的方法是拿掉标点,重新再看。
第一行(这里的“行”按岳麓原文来说,也就是写在上面的,下同)就可以有很多的读法,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此种种,任何一个都可说通,这里我选择原文的断句。
第二行前一个部分除原文外还可以这样读: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意思争议不大。后一部分还可以这样断: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第二部分我舍弃原文的断句方法
2007/05/10 | 武松(下)
类别(长生剑) | 评论(1) | 阅读(86) | 发表于 20:53
《水浒传》的武十回至武松阳谷县复仇时刚好过了一半,如果说前五回的武松给人以侠士的印象的话,那后五回的武松则是让人觉得不可捉摸,疯狂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值得一提的是,武松在为兄复仇时并没有杀死王婆就是他的理智所在,他并不是个一杀人就杀红了眼者)。武松何以前后差异如此悬殊,也许我们很难下个定论,但和他在阳谷县的遭遇肯定是不可分的。一个人不是天生如是,却一反其天生,那么最近发生的事就最有可能影响他。

全书第二十七回,即武十回中第五回“十字坡遇张青”一节,张青罗嗦了一大堆话语,正好点出了后面武松行者的归宿。这其中最有意思的仍是时间的安排,阳谷县杀人是三四月间事,十字坡遇张青在六月中,嘴打蒋门神当在七八月,张都监陷害一事在深秋,而后武松在孟州府大牢被羁押两月方宣判再次发配,则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又是冬季了。

观武松初至孟州,对牢营内的敲诈勒索置若罔闻,如其不遇施恩,定为“安平寨”中一屈
2007/04/06 | 武松(上)
类别(长生剑) | 评论(2) | 阅读(37) | 发表于 16:48
武松,是一个对女人彻底失望的人。武最后成了一个行者,不但只是外形上的改变,内心亦成为一个真正的行者了。
冬天一直伴随着武松。武一出场和宋江的相识就是在冬天,到了他成为打虎英雄,窜升为都头与兄长相遇时,又是一个冬天。这个冬天成了他生命中的一次转折,社会地位从一个落魄江湖受人轻视的负案在逃犯变为国家公务员,他与兄长重逢。武松时兄长抚养大的,兄长在他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曾寄人篱下的武松做梦也没有想到,再次体会家庭的温暖。他要做这一切的忠实守卫者,当遭遇毁坏时,他毫不犹豫的选取了一个成本最高、最极端的复仇方式。
潘又她自己的追求。潘的追求在常人眼里甚至时十分奇怪的。她并不热衷于财富和地位,她之下嫁武大,正因为拒绝的了富主东作妾的要求。通常人们认为潘是个贪恋肉欲的人,这似乎也很难说通,潘嫁给武大时间已不短,可是她放弃了其他机会,更有可能的是她只是在武松出现时才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潘确乎是个重视感情
2007/04/05 | 死亡两种
类别(长生剑) | 评论(1) | 阅读(20) | 发表于 12:44
收集死亡!
2007/03/10 | 一次失败的交换
类别(长生剑) | 评论(0) | 阅读(31) | 发表于 12:22
2007/02/26 | 逍遥游
类别(长生剑) | 评论(0) | 阅读(30) | 发表于 17:42
06年7月,比较郁闷,试着翻译《庄子》,只是玩笑,完成前三篇,后来朋友重装电脑,丢失了,此篇存在了邮箱里,今天检查邮箱翻了出了,下了一个朗诵版的《庄子》,听了一个下午。
里面有一段一直拿捏不准,所以一直没有好得翻译,看了些现成得,照搬得话,就同自己写得不协调了,以后再说吧。
前天就传陈晓旭剃度出家了,今天在网易上看了剃度的照片。
还有一件事是马兆俊死了。
流沙河有一版《现代庄子》,非常好的一本书,毕业前送给一个女同学,后来有点后悔,她也未必读的懂。
送这本书的原因是有一次喝多了,乱讲了一气庄子里的故事,引得她好奇,我说我这里有本书,你可以看看。
酒后失言,谁说不是呢!
2007/02/07 | 瞎掰桃花源
类别(长生剑) | 评论(2) | 阅读(20) | 发表于 14:04
日志分类
首页[307]
碧玉刀[103]
离别钩[40]
长生剑[85]
孔雀翎[18]
多情环[8]
霸王枪[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