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6/verypunk/
2007/10/26 | 最近一段时光
类别(碧玉刀) | 评论(2) | 阅读(49) | 发表于 14:58
2007/10/26 | 寂寞
类别(霸王枪) | 评论(1) | 阅读(43) | 发表于 08:54
昨天去大学自习室闲坐,翻《南周》做了一点习题并听了一堂高数并发呆许久。
时常寂寞,但有时大概把文章中所说的后一种当作了前者。
2007/10/21 | 谢谢你们
类别(碧玉刀) | 评论(5) | 阅读(44) | 发表于 23:07

2007/09/19 | 如何面对偶然性
类别(霸王枪) | 评论(1) | 阅读(96) | 发表于 13:34
2007/09/18 | 在这次战事中,军人大概都要死的
类别(霸王枪) | 评论(2) | 阅读(77) | 发表于 10:37
2007/09/17 | 穿越时空的少女
类别(霸王枪) | 评论(4) | 阅读(89) | 发表于 11:47
2007/09/12 | 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
类别(离别钩) | 评论(0) | 阅读(42) | 发表于 14:45
凄凄感时节,望望临沣涘。翠岭明华秋,高天澄遥滓。
川寒流愈迅,霜交物初委。林叶索已空,晨禽迎飙起。
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良游虽可娱,殷念在之子。
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孰能同一酌,陶然冥斯理。
《九日沣上作,寄崔主簿倬二李端系》韦应物
2007/09/12 | 忏与悔
类别(离别钩) | 评论(2) | 阅读(123) | 发表于 11:20
2007/09/03 | 因与果续
类别(离别钩) | 评论(0) | 阅读(27) | 发表于 11:32
我知道我已经不是在讨论因与果的问题,我已经不知道我在谈论什么了,我觉得这其中有一条线在联系着,不过大多数情况是段开的。

我努力的想弄明白,我是怎样落到这部田地的。当我向记忆深处搜索的时候,我发现,暗示也好启示也罢,甚至是简单的重复,是如此多的充满了我的生活。
“我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来的,我只想知道我是怎么没的。”也许两者是一回事。
可是记忆可靠吗?当我搜索记忆的时候,一方面被我搜索的记忆是经过我自己的筛选加工的,另一方面,我只能通过我自己的认识水平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我受到双重的限制,材料的限制、自己技能的限制的。记得那个笑话吗?一个在制造机枪的工人,为了给自己孩子组装一架婴儿车,持续从工厂盗窃零件,听听他的感叹,“他妈的,怎么装都是把机枪!”

我们要相信过去吗?我们应该憧憬未来吗?我们能够从经历中获取经验吗?我们能够计划、准备、达成所愿吗?

反省是有必要的,找到事件件的联系是有益的,但是如果没有效果,你必须放弃,迅速的放弃。
这个过程是异常艰难的。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盲人到朋友家做客,逗留的晚了,离开时天已大黑,朋友为他准备了一盏灯,他大笑:我是个盲人啊!我不需要灯。朋友说:带上吧,虽然对你没有用,可是可以让路上其他的人注意到你,免得撞在一起。盲人想,对啊。
在这个故事当中,不妨插进另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位禅师在修习过程中总也得不到突破,于是云游四方,期待能有所进步。一天晚上,禅师走路时,远远的看见前方有人提着盏灯走了过来,走的近了才发现,提灯的竟然是一位盲人。禅师大惑不解,就问道:你眼已盲,提灯何用。盲人答道:我眼虽盲,却能提醒未盲者。禅师于此刻顿悟。
继续前边那个故事的后半部分。盲人觉得朋友说的很有道理,就提灯出门了。走到半路上被一个人撞了个满怀,盲人很不高兴,对那个人叫道:没看见我提着灯吗?那人说:你的灯早就灭了!

现在,假设
2007/08/30 | 因与果
类别(离别钩) | 评论(0) | 阅读(77) | 发表于 15:21
2007/07/13 | 《英雄》中的独白
类别(霸王枪) | 评论(0) | 阅读(98) | 发表于 10:41

2007/07/12 | 五年
类别(长生剑) | 评论(1) | 阅读(57) | 发表于 10:56

新生活滚烫,旧时光冰凉。

郑渊洁有个系列小说叫《奔腾验钞机》,想法很巧妙,以钞票做第一人称叙述,我看过其中的“五元”和“一元”。“五元钞”说得是一个负心的爱情故事,主人公边杰和女友分手与重逢时,是通过对他手指温度揭示内心的激荡的,小说是这样说的“他的五个手指三个冰凉,两个滚烫”。绝望诧异委屈无助黯然愤怒,种种感受全部被包涵在这一组反义词中。

2007/07/11 | 底线与短板
类别(长生剑) | 评论(0) | 阅读(28) | 发表于 11:57

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起决定作用的是短板。

做人要有底线,这道理已经被《青年文摘》和《读者》上的小文章说烂。

你的底线不正是你的一块短板吗?当你默想,还没有达到我的底线,我还可以接受时,木桶里的水正在从你的底线上迅速的流失。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人分一桶酒。其中一个说,我要上半桶,另一个说,好啊。分得下半桶的人在桶底凿了一个洞,他喝酒,受损失的是分得上半桶的人。显然两个人做事的底线不同。

当人为自己设定一个底线的时候,也就为别人竖起了一块攻击的靶子。

我能够接受一败涂地,也能够接受功成名就,但我绝不把人生的成败进行一个量化,给自己定一个60分的线。

如果感情是木桶里的水,留住它,首先要有一个坚固的桶底,然后需要紧密的箍匝,最后就是提高短板。

2007/07/10 | 快进与闪回
类别(长生剑) | 评论(1) | 阅读(65) | 发表于 09:50

《倚天屠龙记》第二十四回“太极初传柔克刚”张三丰将太极剑传给张无忌,让张无忌去斗赵敏的手下。张三丰先慢吞吞的演练了一遍,问张无忌:“都记得了没有?”张无忌答道:“已忘记了一小半。”张三丰到:“好,那也难为了你。你
自己去想想罢。”张无忌低头默想。过了一会,张三丰问道:“现下怎样了?”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大半。”……张三丰微笑道:“好,我再使一遍。”提剑出招,演将起来。众人只看了数招,心下大奇,原来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没一招相同。……张三丰画剑成圈,问道:“孩儿,怎样啦?”张无忌道:“还有三招没忘记。

2007/07/05 | 好文章不过是绝妙的胡扯
类别(长生剑) | 评论(3) | 阅读(41) | 发表于 10:52

这句式类似“高雅的混蛋”了,不过效果没有那俩词搭起来好,有时间应该在读读汉语大词典之类的书,词汇贫乏,这在聊天的时候表现更明显,张口就是脏话,一个“他妈的”几乎可以应付一切,我佩服那些高雅的混蛋,人家是把他妈的夹杂在一堆新鲜名词英文简称中,别致的紧啊!还有一点原因可能是最近没有好书读,现代文章都是拉拉杂杂,大部分人连话都说不好,那些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的文章几乎没有,能看点什么呢!只好读《左传》在那些人名、地名中迷失,网上的文章更是不能多看,因为大家说着说着就奔一个路子上去了,所谓千人一面,当然一人千面也不好,不过一千个人怎么也得搞出来三五百面才好吧。对于写作来说人还是不要多交流得好,全给关进小黑屋里,不让他们看到——原来这么这么写可以成功啊、原来还能这么这么搞啊,那样就百花齐放了。网上有一个帖子,列

日志分类
首页[307]
碧玉刀[103]
离别钩[40]
长生剑[85]
孔雀翎[18]
多情环[8]
霸王枪[53]